为保证我国曲棍球项目与国际一致性并使国家队及国内各队尽快适应国际新变化,经中国曲棍球协会裁委会决议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曲棍球比赛中启用国际曲联最新变更的竞赛规则。具体如下:
第一项射门弧外5米内的攻方任意球,在犯规地点原地发球。变更的规则强调,球仍需运行5米或被除发球队员以外的其他队员触碰后方可打入弧内。
第二项当球被守方队员无意打出底线、或守门员或拥有守门员特权的队员垫出底线且不造成进球得分,将在23米线上球出底线位置的垂直点上发球。在23米线上恢复比赛将能拓展比赛空间,为发球方创造更多传球的机会。
此外,针对运动员的安全问题,也对规则进行了修改,如为加强对运动员的保护,修改了有关短角球防守中穿戴面罩的规定。今后将允许使用形式更为广泛的面罩,包括带金属框架的面罩。
作为扩展曲棍球受众和增加观赏性举措的一部分,FIH对竞赛规则与涉及比赛条件要求的竞赛规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整合和统一。此举旨在减少竞赛规则和竞赛规程之间的差异,避免运动员和球迷产生不必要的混淆和困惑。
最新的竞赛规则将包含竞赛规程中的下述条款:
1. 绿牌—离场两分钟
绿牌离场两分钟的规定,将成为裁判员在各级比赛中均可采用的附加管理手段。
2. 举棍超肩
超肩打球技术拓宽了曲棍球比赛的维度空间,使比赛更精彩,球迷更喜欢。
3. 球棍的最大长度
球棍的长度,从球把至棍头顶端的长度不得超过105厘米。
4. 短角球提前越线
短角球提前越线的规定,使比赛中攻防双方提前越线的次数有了明显的减少。(因此,竞赛规则中取消了防守短角球屡次提前越线判罚点球的规定。——译注)
总之,目前竞赛规程中涉及比赛条件要求的所有规定,均已纳入竞赛规则之中,但受设施条件或专门技术官员所限、无法在所有场地实施的几项规定除外。其中包括:比赛分四节进行(4 x 15分钟,以及每节和短角球与进球后的暂停时间)、短角球倒计时钟和视频裁判员征询制度。这些仅在有可行的专业设备条件、并进行全方位电视报道的FIH世界大赛中使用。
中国曲棍球协会
201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