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赛事一览
竞赛规则
关于协会
曲球论坛
首页 >> 协会公告
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通知
2008-04-23 09:19 手曲棒垒中心

  手曲棒垒字〔2008〕13号

  关于继续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有关事宜的通知

  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甘肃体育局竞训处:

  为了贯彻实施曲棍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培养优秀曲棍球后备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拟继续采取国家和地方共办的形式,建立国家男子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女子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力争2016年奥运会上有新的突破。

  现附上《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方案》,请认真研究。如有意向,请按要求于2008年7月1日前将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申请报告交中国曲棍球协会。

  联系电话:010-67166927

  传真:010-87183547

  邮寄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曲棍球部

  邮政编码:100763

  附件: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方案

  二○○八年一月三日

  主题词:手曲棒垒球中心 曲棍球 后备力量 通知


  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实施曲棍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采取国家和地方共办的形式,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从少年儿童抓起, 从长计议,选好人才,夯实基础,精心培养,实行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优秀的曲棍球后备人才,力争2016年奥运会上有新的突破。

  二、运动员年龄:

  选拔年龄段在1995年后出生队员进行培养,个别年龄大1-2岁的且条件非常突出的队员可特殊考虑,但不超过3名。

  三、训练单位(基地):

  在全国开展曲棍球比较好的省、市、自治区增选5-6个学校作为国家女子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训练基地,10个左右学校作为国家男子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训练基地,实行“三集中”管理模式。

  每个单位(基地)可精选22人,95、96、97每年龄段要有6-8人。经过一个周期训练后中国曲棍球协会根据训练情况选招优秀运动员组建国家青少年队。

  四、训练单位选拔条件:

  (一)领导重视,积极投入,具有一定办学经验和能力。

  (二)选配有专业队经历责任心强的主教练担任此项工作。

  (三)必须有一处不小于六人制曲棍球场大小训练场地及完善的训练辅助设备。

  (四)本地具备丰富的优秀后备人才资源,所选拔的队员符合曲棍球运动员选材标准。

  (五)属于三集中单位,读、训并重,保证每周训练不低于10次课并能解决队员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就学的问题。  

  五、选拔步骤:

  (一)各省市自由申报,推荐1-2个训练单位。每个申报单位要详尽写出一份书面申请,内容包括:

  1、体校、学校概况2、训练目标任务3、训练思路4、训练设施5、主教练情况6、人才资源情况

  (二)根据各省、市申报情况,由中国曲棍球协会组成考察小组,分赴申报单位对硬件、教练员及运动员进行考察(核),进行综合评定。

  (三)经综合评定后,如符合要求,由中国曲棍球协会认定挂牌“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并签订协议书。

  六、训练思路:

  (一)由中国曲棍球协会聘请高水平曲棍球专家担任国家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教研组组长。拟每年聘请由国际曲联推荐的高水平青少年曲棍球教练对基地教练员或运动员进行短期培训。

  (二)在中国曲棍球协会领导下设置专门机构协助后备人才培养教研组工作。

  (三)由曲棍球协会及后备人才培养教研组对所有训练单位的教练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统一的选材和技术标准、统一训练大纲。培训内容包括:思想作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执教能力。利用培训,统一技术动作要领,规范技术标准,确定选材条件和要求,加强基础理论和规则学习。

  (四)教练员经培训合格后,各队可按选材标准实施选材招生工作。各基地选拔的优秀苗子先由科研单位进行骨龄及相关测试,然后集训四至六个月,再经专家组测试认定后进行试训。

  训练要求:

  1、从小打好思想基础、技术基础、体能基础、智能基础,训练时间每天不少于二次课。

  2、中国曲棍球协会专家教练组每年定期到各基地单位进行追踪检查、督导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下队期间专家组当地食宿交通费用由训练单位负担,其他费用由中国曲棍球协会负担,如基地单位需要教研组专家辅导可向中国曲棍球协会申请)。

  3、每年利用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期间,集中各训练单位教练员,进行总结、研讨,布置下一年度工作要求,并对教练员进行再培训。

  4、严格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训练。

  (五)赛练结合:

  1、冬、夏令营

  (1)每年进行夏令营和冬令营训练,时间各为10天左右,集中各单位队员训练比赛,举行公开示范课,并对队员进行科研测试。集训期间,伙食费、住宿费、差旅费自理,其他费用由协会负责。

  (2)通过比赛,提高技战术运用能力,发现苗子,做好选拔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3)聘请专家在比赛期间举办讲座,各单位交流训练体会,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4)专家教练组通过比赛和测验,针对各队在赛练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

  2、做好医疗科研工作和伤病防治工作,切忌拔苗助长、伤病积累。

  3、以基地为单位,可直接参加相应年龄段的全国比赛。

  (六)目标和周期

  运动员经过4年为一个周期的训练后,力争参加世界同等年龄段比赛,取得前3名的成绩。

  七、协会投入:

  (一)协会每年向各基地免费提供部分基本训练装备和器材(球、杆、护具等)。

  (二)协会负责聘请外教来华授课。

  (三)每年举办冬、夏令营活动。

  (四)每年组织教练员培训班。

  八、检查评比:

  (一)教研组,根据全年各单位选材训练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选1-2个优秀(先进)单位,然后报中心审批。

  (二)每个优秀(先进)单位奖人民币壹万元。

  (三)年度优秀单位训练单位领导和教练员将有机会观摩全国比赛和世界高水平赛事的学习机会。

  九、各训练单位必须定期上报训练计划与年终总结。

  十、最终解释权属中国曲棍球协会。

  二〇〇八年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