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赛事一览
竞赛规则
关于协会
曲球论坛
首页 >> 协会公告
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队后备人才基地的通知
2006-11-08 10:53

  手曲棒垒字[2006]330号

 
  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通知
  
  北京、天津、内蒙、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四川、甘肃体育局竞训处:

  为了贯彻实施曲棍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培养优秀曲棍球后备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拟采取国家和地方共办的形式,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力争2012年奥运会上有新的突破。

  现附上《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方案》,请认真研究。如有意向,请按要求于2006年11月25日前将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申请报告交中国曲棍球协会。

  联 系 人:程 桥
  联系电话:010-87183547
  邮寄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曲棍球部
  邮政编码:100763
  
  附件:《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方案》
  
  二○○六年十一月七日
  主题词:手曲棒垒球中心 曲棍球 基地 通知
  抄送:各有关体工队
  
  关于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实施曲棍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采取国家和地方共办的形式,建立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从少年儿童抓起, 从长计议,选好人才,夯实基础,精心培养,实行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优秀的曲棍球后备人才,力争2012年奥运会上有新的突破。

  二、运动员年龄:
  选拔年龄段在11—13岁(1993-1995)出生队员进行培养,个别年龄大1-2岁的且条件非常好的队员可特殊考虑,但不超过3名。

  三、训练单位(基地):
  在全国开展曲棍球比较好的省、市、区选定5-6所地、市级的体校或省体校作为训练基地,实行“三集中”管理模式。
  每个单位(基地)可精选22人,每年龄段要有6-7人,4年为一个周期。一周期后,由各省市选招后根据训练情况组建国家青少年队。其余队员由本省选择去留。

  四、训练单位选拔条件:
  (一)必须领导重视,积极投入,具有一定办学经验和能力。
  (二)属于三集中单位,读、训并重。能解决队员从小学三年级上学的问题。
  (三)必须有一处标准曲棍球训练场及完善的训练辅助设备。
  (四)本地具备丰富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力资源,所培养队员具备打曲棍球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五)选配优秀的主教练经培训合格后担任此项工作。基地教练员要经过协会考核认定方可使用。

  五、选拔步骤:
  (一)各省市自由申报,推荐1-2个训练单位。每个申报单位要详尽写出一份书面申请,内容包括:
  1、体校、学校概况2、训练目标任务3、训练思路4、训练设施5、师资情况,并附上介绍学校情况的DVD光盘。6、人才资源情况。
  (二)根据各省、市申报情况,由中国曲棍球协会组成考察小组,分赴有关省、市、区或相关地、市、区体校进行考察,依据选拔办法,进行评估、打分,综合评定,写出书面意见报中心审批。
  (三)经综合评选后,如符合要求,由中国曲棍球协会认定挂牌“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六、训练思路:
  (一)由中国曲棍球协会出资,聘请高水平曲棍球专家担任国家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组组长,各训练单位、基地教练员为教练组成员,
  拟聘请韩国高水平青少年曲棍球教练任教练组组长。
  (二)配备一个专门班子(2-3人),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在中国曲棍球协会领导下协助后备人才培养教练组组长,做好协调、组织、指导、检查训练工作。
  (三)由曲棍球协会及后备人才培养教练组组长对所有训练单位的教练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选材标准,统一训练大纲,统计技术标准。培训内容包括:思想作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执教能力。利用培训,统一技术动作要领,规范技术标准,确定选材条件和要求,加强基础理论和规则学习。培训时间约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任教。
  (四)教练员经培训合格后,各队可按选材标准实施选材招生工作。各基地选拔的优秀苗子先由科研单位进行骨龄及相关测试,然后集训一个月至二个月,再经专家组测试认定后进行试训。
  训练要求:
  1、从小打好思想基础、技术基础、体能基础、智能基础,训练时间每天不少于二次课。
  2、中国曲棍球协会专家教练组可定期到某一单位进行追踪检查、督导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下队时间每年每队约二个月,专家组差旅、食宿费用由训练单位负担)。
  3、每年冬训前再将各训练单位教练员集中,进行总结、研讨,布置冬训及下一年度工作要求,并对教练员进行再培训。(参加培训教练员差旅费自理,住宿及其它费用由协会负责)。
  4、统一教学大纲,专家组统一编写教学大纲和训练计划。
  (五)赛练结合:
  1、冬、夏令营
  (1)每年进行夏令营和冬令营训练,时间为20天,集中各单位队员训练比赛,举行公开示范课,并对队员进行科研测试。集训期间,伙食费、差旅费自理,住宿及场地费由协会负责。
  (2)通过比赛,提高技战术运用能力,发现苗子,做好选拔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3)请专家在比赛期间举办讲座,各单位交流训练体会,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4)专家教练组通过比赛和测验,针对各队在赛练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
  2、做好医疗科研工作和伤病防治工作,切忌拔苗助长、伤病积累。
  3、以基地为单位,可直接参加相应年龄段的全国比赛。
  (六)目标和周期
  运动员经过4年为一个周期的训练后,力争参加世界同等年龄段比赛,取得前3名的成绩。

  七、协会投入经费:
  (一)协会每年向各基地投3万现金、2万装备和器材(球、杆、护具等)。
  (二)外教的工资等费用由协会负担。
  (三)每年两次冬、夏令营住宿和场地费用。
  (四)评比先进的奖励资金。
  (五)中方人员的有关费用(公务费、差旅费等)。
  (六)教练员培训有关费用。
  (七)今后如找到冠名赞助商,经费投入视情况予以增加。

  八、检查评比:
  (一)专家教练组,根据全年各单位选材训练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评选1-2个优秀(先进)单位,然后报中心审批。
  (二)每个优秀(先进)单位奖人民币壹万元。
  九、提供训练单位领导和教练员观摩全国比赛及外出观摩学习机会。
  十、每个训练单位每年必须定期上报训练计划与年终总结。
  十一、最终解释权属中国曲棍球协会。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