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孟凯进球后跳起来与教练杜智宇击掌
华奥星空讯 第五届全国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夏季训练营暨2013年“有能杯”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中,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曲棍球队90后教练杜智宇显得格外不同:他的鼓励式教学寓教于乐、也让一群12岁的小队员像哥们儿一样跟他亲密无间!

杜智宇庆祝得分
杜智宇是一个1990年出生的鄂温克族小伙子,称得上是此次训练营最年轻的教练之一,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队伍的主教练。杜智宇出身于曲棍球世家,父亲母亲都曾经是打曲棍球的,连哥哥姐姐也都是打曲棍球的,表姐就是现在国家女曲队员、达斡尔族姑娘德娇娇。与人们印象里的90后截然不同,杜智宇看起来是个乖乖的“阳光大男孩”,但是这个大男孩很有办法:他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了曲棍球!

训练是快乐的
烈日下杜智宇招呼孩子们做赛前的热身训练:“不热身怎么比赛啊,好好活动啊!”先是跑圈,杜智宇让孩子们沿着大场地的半场白线逆时针跑,结果一半的孩子跑了没多远就转身回来,自作主张要跟另一半的队员迎着头跑,这样好“相遇”,杜智宇不加阻拦、由着他们去跑,孩子们高兴了、边跑边笑,不亦乐乎。
然后是起跳和肌肉拉伸,“不对,是往前跳、不是往后跳,膝盖尽量往胸前靠……”柔声说着话,杜智宇开始跳起来,给孩子们做示范。整个热身过程孩子们都是哈哈笑着来完成,最后一个动作需要将脚搭上场地护栏压腿,一个孩子看到护栏很高有了畏难情绪:“这么高啊?”“快快、你看给你拍照呢!”指着记者的相机镜头、杜智宇转移着小队员的注意力,然后这个小队员立马对着镜头露出笑容、将腿抬上护栏、摆了个酷酷的姿势……

我终于抬上来了
热身刚结束队员们就出了状况:“教练,我要小便。”“教练,我也要小便。”“教练,我也要……”看着这帮只有12岁的小家伙们集体出“状况”,杜智宇忍不住乐了:“快去!你们怎么每次比赛都要上厕所?”“哈哈哈……”一帮小家伙得令后立马撒开脚丫子奔向远处。
对阵U15组别的北京和义队,小队员们暴露出对规则不熟悉、技术动作也不到位、防守连续出现漏洞的弱点,结果一上来就比分落后,但是杜智宇并没有像一些教练员那样大声呵斥,而是以很中性的声音对队员进行提醒,当队员有断球、传球、突破表现时候,当队员们射门的时候、不论进不进球,杜智宇都是用“表现不错!对!就是这样!加油!”的方式来鼓励小队员!有了教练的鼓励,队员们虽然比分落后却毫不气馁,没有任何人垂头丧气,队员们跑动积极、勇敢抢断、传球、突破、进行战术配合然后射门,“精气神”十足。

射门得分
比赛中小队员们完成了一次像模像样的短角球技战术配合,3号队员郭孟凯一个挑射将球打进,郭孟凯高兴得跳了起来,然后跑到场边与杜智宇教练和其他队员击掌庆祝,一脸的兴奋!杜智宇也对他的表现进行了表扬。这个进球连赛场边观战的手曲棒垒球中心副主任李高潮也点头称许:“现在这个阶段,主要还是培养兴趣!”随后12号队员石钰在对方门前忽然间使出一个漂亮的转身晃过防守队员,将球打进网窝,杜智宇开心地笑了起来:“这小子偷学我的吧,我都还没教他们呢。”当然石钰也得到了大力表扬。
比赛结束,小队员们以2-4落败,孩子们很沮丧。杜智宇鼓励道:“咱就是这个水平,你们已经打得很好了!王迪发挥的太棒了,连续过了三个人。”听到教练的肯定,孩子们立马有了笑容。两个孩子看着输掉的比分很不“痛快”,偷偷跑到比分显示牌将比分“篡改”成自己队伍大比分获胜,“干了坏事”后嘿嘿笑着跑回来向杜智宇报喜:“教练你看,是我们10-4赢了!哈哈!”看着孩子们天真的举动,杜智宇又乐了起来:“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就是想赢!”

庆祝得分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比赛结束跟队员们一起返回宿舍时,孩子们是前后左右拥簇着杜智宇一起走的,还有个调皮的上前扯着杜智宇背包,虽然输掉了比赛,但孩子们却是一路嘻嘻哈哈乐着拥着杜智宇和助理教练王文国一起走出赛场的,这个细节很令人敬佩:在孩子们心里,这两个教练不仅是他们的教练,更是他们的朋友!哥们儿!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喜欢打曲棍球!
内蒙古包头万水泉小学校长马志杰说:“小杜有办法,他能让孩子们接受他,他不像一些教练、他不打骂人的,他是跟孩子们打成一片!”记者发现队伍的助理教练王文国也一样不骂孩子,一样是只有鼓励和引导——这两个年轻的教练互相配合着、营造了一个极好的教育氛围。

积极防守
或许,这就是孩子们喜欢上曲棍球的原因。明年的训练营,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曲棍球队有望成为一匹黑马!(刘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