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曲棍球冠军杯 中国男女队一喜一忧
本报鄂尔多斯9月6日电 记者张耀光 兼职记者郝占报道:“大方”2011年亚洲曲棍球冠军杯赛5日休战一天后,6日在伊金霍洛旗曲棍球训练基再度打响。上午中国男曲以2比4负于马来西亚,在循环赛中3战均负;中国女曲与老对手韩国队2比2战平,目前1胜1平。
中国男曲在上半场中发挥不错,与马来西亚2比2战平,但在下半场配合不力,尤其是传接球中过于自我,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失去了很多进攻机会,被马来西亚队又得2分,最终以2比4败下阵来。
中国女曲今天的比赛中上半场多次落入韩国队的短角球“陷阱”,但中国队守门员发挥出色,韩国队主罚6次以多打少的短角球,只获1分,但在强攻中韩国队又获得1分,上半时以2比0领先。下半时中国队加强了进攻节奏,并获得两次短角球机会,第一次未果,第二次由马弋博射中,追成1比2。60分钟时,在韩国队门前混战时,8号付宝荣抓住一次门将扑球反弹的机会挑射成功,以2比2追平,进而加强了防守,将平局保持到终场。
7日中国女曲将迎战印度队,从实力上看胜算很大,故获循环赛前两名并进入决赛与韩国队争夺冠军不成问题。但中国男曲要力争三四名的决赛权难度却很大,因循环赛中还有日本和韩国队两个较强的对手。
记者视角:变“曼舞”为“快三”
“大方”2011亚洲曲棍球冠军杯赛已激战4天,东道主中国男子曲棍球队却连负3场,分别输给了印度、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其表现给专家和球迷留下了一个不是太好的印象——中国小伙子们“不会传接球”,一位专业人士说:“队员们的传接球,只习惯跳慢四步,不会跳快三、快二!”
何为“慢四、快三、快二”?这位教练说,传接球在现代曲棍球比赛中的节奏应该是“接、停、传”,即快三,而我们的队员已养成了“接、停、带、找、传”的不良习惯,夸张一点叫“慢五(曼舞)”,这种传接风格,在现代比赛中是最不给力和影响整体实力的。
其实,真正的毛病出在传接球的意识和理念上,即队员要从思想深处意识到传接球是集体项目扩展打法空间和竞争时最有效的技艺和手段,即在接球前就应力争做到“眼观六路”,在脑海中形成显明的立方体方位感,球一到手就要根据战况下意识地传给在最佳位置,且能对对手形成有效威胁的同伴,而不是盘带半天,被对手逼得无奈了才找接球的队友……这就是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区分。
行家们最后表示,只要中国男曲的小伙子们充分意识到了传球的重要性,充分解放只会盯着自己球棍下的球的眼睛,其个人的技能和团队的实力都会有很大提高。最终,影响比赛质量和竞技水平的“曼舞”,也会被“快三、快二”取代。
本报记者 张耀光 兼职记者 郝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