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赛事一览
竞赛规则
关于协会
曲球论坛
首页 >> 国内动态
第1届男子和第2届女子曲棍球亚州冠军杯赛将举行
2011-08-25 12:10

  由亚洲曲棍球联合会主办,中国曲棍球协会、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鄂尔多斯市政府承办、伊金霍洛旗协办的第一届男子和第二届女子曲棍球亚州冠军杯赛将于9月3日至9月11日在伊金霍洛旗曲棍球场举行。

  本次比赛参赛队是根据2010年广州亚运会排名,为男子前六名,女子前四名的球队。共有6个国家、10支队伍、300名运动员参赛。男子比赛参赛队伍为中国、韩国、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女子比赛参赛队伍为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此项赛事为亚曲联新建赛事之一,也为亚洲地区水平最高的曲棍球赛事。本次比赛为伦敦奥运会前最后一次亚洲高水平赛事,各参赛队正处于奥运会备战的最后阶段,各队可能以奥运会参赛阵容参赛。

  为保障此次赛事顺利进行,伊金霍洛旗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赛前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比赛现场布置及赛前宣传工作,其他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十一五”以来,伊金霍洛旗立足资源、区位、人文、交通优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两大主题,举全旗之力推进城乡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社会管理三大转型,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总量五年翻两番,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旗向全国百强县的历史性跨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第37位,西部百强第3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一大批产业层次高、可持续性强、带动效应好、就业容量大的煤化工、装备制造项目落户伊金霍洛旗,文化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全旗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4:39:57调整为目前的1:61:38,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拓展到32平方公里,全旗城镇化率达到68%,城市的集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每年将可用财力的6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全力构筑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公共服务“六大保障体系”,部分民生指标已进入全国前列。率先推行并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性全覆盖,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十一五”奠定的发展优势,为伊旗新一轮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伊旗旗委十三届十一次全委会议上,伊旗提出,要立足新起点,力争把伊金霍洛旗打造成经济最富裕、人居环境最优美、文化氛围最浓厚、基础设施最完善、人民生活最幸福地区之一。

  ——经济最富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我们完全有能力跨入全国百强前20位。。

  ——人居环境最优美。抢抓鄂尔多斯打造中心城市核心区和推进“阿康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优化公共服务,力争到“十二五”末,全旗城镇化率达到90%,城市绿地率达到5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达到42%,实现由小城镇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打造中国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最优美的地区之一。

  ——文化氛围最浓厚。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成吉思汗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将成吉思汗陵打造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世界蒙元文化中心,将苏布尔嘎草原旅游风景区打造成最具草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集中打造蒙古源流、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彰显地区文化的产业园区,大力推进蒙元陶瓷、成吉思汗等一批博物馆建设,精心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推进和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努力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把伊金霍洛旗建设成为国内、国际享有盛誉的人文、生态旅游胜地,全面提升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基础设施最完善。全面加强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快速通道连通阿镇、乌兰木伦镇和札萨克镇,使三镇之间实现30分钟互通,改造延伸阿四、阿新线,建成贯穿东西的快速大通道,率先实现全旗镇镇通快速公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237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2.4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便捷、畅通、安全、快速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同时,不断加大水、电、讯和城市供热以及数字化建设力度,努力形成功能完备、便捷齐全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

  ——人民生活最幸福。坚持藏富于民、富民优先,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立足学有优教,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力争中学、小学、幼儿园全部实现小班教学。继续实施名师战略,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将伊金霍洛旗建设成为全国教育强旗。立足劳有丰酬,全力支持全民创业,建立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立足病有良医,着力健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档次和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和医生数分别达到2.6张3.5人。立足老有颐养,不断加大敬老院、老年公寓建设力度,着力完善养老保障政策体系,提高养老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立足住有宜居,不断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牧民、大中专毕业生、干部职工、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力争到“十二五”末,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要在不断改善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朱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