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上海7月7日电(记者 李旭)“曲棍球进校园,不仅是为了项目的后备力量考虑。”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主任雷军表示,“更重要的意义是希望将曲棍球的文化内涵、中国女曲的‘冰山雪莲’精神带进校园,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贡献。”
首届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近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赛事共有9所大学参与,分为甲乙两个级别。经过5天的争夺,于今天下午落下帷幕,常州大学和四川文理学院分获两个级别的冠军。雷军认为,本届大学生锦标赛在曲棍球进校园的规划中称得上“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曲棍球协会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从07年开始逐步“走进校园”。到目前为止,全国有31个曲棍球的后备人才基地,注册人数超过3000人,其中的43.8%落户在中小学。协会每年举办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参加队员数量基本都在700人以上。
去年夏天,曲棍球协会在上海举办了走进高校的启动仪式,包括华东理工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0多所高校积极响应。协会根据大学要求,分别举办了教练员培训班,裁判员培训班, 效果非常理想。
“在整个进校园过程中,曲棍球协会拨出一部分的经费,不过这是‘象征性补贴’,协会的主要支持体现在政策上、提供器材上以及竞赛组织方面,协会会定期举办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现在中心召开曲棍球研讨会,后备人才基地的老师都会来参加。”雷军说道。
雷军坦言,在曲棍球在根基不深厚、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国内现在将近5000人参与,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不过,“曲棍球进校园,不仅是为了项目的后备力量考虑。更重要的意义是希望将曲棍球的文化内涵、中国女曲的‘冰山雪莲’精神带进校园,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女曲取得的银牌,是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集体项目里成绩最好的。女曲精神也被形象地概括为“冰山雪莲”的意蕴——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全队如一,永不言败。雷军说:“不能强求学校搞什么运动,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只是把曲棍球推广进来让同学们了解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文化内涵。给孩子们多一种选择,让大学里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才是真正的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