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赛事一览
竞赛规则
关于协会
曲球论坛
首页 >> 国内动态
专访金昶伯:毛遂自荐来中国 自豪带出世界级球星
2008-09-22 09:28

金昶伯幸福的一家人

  来中国9年了,金昶伯很少接受中国媒体专访,奥运结束后,他终于可以敞开心扉。我们的聊天从几十年前开始。在中国的9年,他的感慨是“全队像一家人”。

  不服输性格因为母亲

  体坛:从哪里开始谈呢?或者……请谈谈你的幼年时光?

  金昶伯:我的家乡是朝鲜半岛南端的釜山,许是因为父母的遗传,从小就很喜欢运动。我的母亲曾是学校里的田径运动员,父亲是釜山最有名的东莱高中棒球队的成员。我在小学四年级开始进入学校棒球队和田径队,升入初中后因为学校没有棒球队,改练排球。

  上高中后,我没想继续搞运动,不过有一天上体育课时,路过的学校曲棍球队主教练看我十分灵活,把我拉进了学校曲棍球队。因为父亲在我还没上小学时就已去世,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的。看着母亲辛苦,我必须做到最好来报答,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我不服输的性格。当时球队里的成员大多是从小学或初中开始练习曲棍球的,但我愣是在一年之后就成为了球队的主力。

  体坛:那么你的运动员生涯值得自豪吗?

  金昶伯:我的运动员生涯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因为当时(1970年代)韩国曲棍球是最艰难的时候,读完大学之后,我进入釜山东明木材公司曲棍球队。不过朴正熙政权垮台之后,企业经营不下去,曲棍球队自然也被迫解散。

  体坛:如何开始教练生涯?

  金昶伯:当时我的前面有两条路,一个是随一些前辈和同伴到东南亚打球,比如马来西亚;另外一个是结束运动员生涯,进一家企业做文员。本来我想去马来西亚,但签证一时半会儿没批下来,在一个前辈的撮合下,去诚信女子中学做了球队教练。本来是想去打打短工,没想到一呆就是三年,因为舍不得那些孩子们。去马来西亚的计划,自然也泡汤了。不过我的运气也不错,在孩子们毕业的那年(1982年),韩国企业界刮起了一阵成立曲棍球队的风潮。

  当时我入了代理耐克的韩国华成集团曲棍球队,班底是我教了三年的球队。两年后(1984年)华成集团重点培养田径和射箭项目,曲棍球队被迫解散,我则开始执教1988希望队。1988年奥运会时,我是守门员教练,奥运会结束后升为首席助理教练。本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我该出任女队主教练,但因为一些原因,我未能当选。从1994年开始出任城南市厅主教练,1999年成为韩国女曲主教练。

  来中国我是毛遂自荐

  体坛:后来怎么来到中国?

  金昶伯:1998年曼谷亚运会后,韩国足协和曲棍球协会都搞了竞聘。足球是三人竞选,最后由许丁茂胜出。曲棍球是五人竞选,因为我在那几年做了很多功课,在五人中我的计划最为详细,曲棍球协会理事会最终选中了我。

  不过我的位置并不牢靠,因为我不是G大学出身,而整个韩国曲棍球界几乎是G大学出身人士,包括当时参加竞选的其他人都是。我这个不是他们圈里的候补最后胜出,自然得不到他们的协助。在各方的阻扰下,我带球队前后只进行了三周训练后就参加冠军杯,成绩是五战全负。而早在参加比赛前,国内已经都做好了倒我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无法继续执教韩国女曲,我选择了辞职。不过我当时告诉他们,“我给你们让路,但不要质疑我的执教能力。”

  在家里休息的时候,有了一个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中国广东手球队的主教练是韩国人金钟斗,广东曲棍球队托他寻找主教练,找到我这里来了。虽然我没有答应,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女曲。我从1987年做韩国队助理教练的时候开始,就关注中国队。1990年亚运会时韩国队虽然赢了比赛,但当时差一点输给中国队。当时感觉中国队球员身体条件很不错,但小技术和比赛能力上有些问题。刚巧国家队也是在广东集训,我就通过朋友毛遂自荐,中国女曲当时也是正寻找主教练。我和中国国内教练竞选,各自带队一个星期,接受考核,最终中心选择了我。


体坛:在中国9年时间,经历了风风雨雨,最高兴和最艰难的事情是?

金昶伯:最高兴的莫过于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夺得冠军,因为釜山是我的家乡,而且我完成了来中国的目的。当初我选择中国女曲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证明我的能力,而且那是中国女曲这么多年来的第一个冠军。最艰难的是2005到2006年的时候,因为和中心的负责人办队思路产生矛盾,我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在2006年亚运会前我甚至已经写好了辞职信,不过最终没有递上去。

体坛:为什么呢?

金昶伯:两个原因。一是队员,二是领导。队员们很争气,在多哈亚运会上拼出了冠军,我实在舍不得这些队员。二是当时蔡振华上任总局领导,负责我们这个项目。他是现场教练出身,对我的处境十分理解。在亚运会时他鼓励我继续做下去,有什么难题由他来解决。后来果然履行诺言,理顺了各方的矛盾。我也下定决心继续做下去,续签了合同。如果没有蔡振华,我不可能坚持到08奥运会。

体坛:这么多年,你最感谢的人是?

金昶伯:很多很多,蔡振华是,但我更感谢的是我们的领队海线。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而且是个不打会处理各方关系的人。海线的脾气也不小,但她为了这个球队容忍下来。而且为我打理各方关系,默默地为我挡住明枪暗箭。女曲这么多年没有发生不和谐音,全队做到象一家人,离不开海线。

舍不得这份9年情谊

体坛:谈谈你的队员吧,比如让你感到自豪的队员是?

金昶伯:我和每一个队员都有故事,都很难忘。象马弋博,我刚接手时还是青年队的球员,身体很壮,但体力差,跑两圈就受不了。后来把她培养成世界级明星,算是我值得炫耀的事情。付宝荣也是,她原先打的是边后卫,而且是个替补中的替补。后来我把她推到锋线,成为了世界级前锋。

体坛:你觉得中国女曲以后的前景如何?

金昶伯:前景很光明。在2007年之后,中心新班子大力抓基础培养。这也是我和上届班子闹矛盾的主要原因,没有长期计划,只重视短期成绩,不重视后备力量的建设。现在虽然后备力量建设有些晚,但全中国13至15岁的好苗子不少,或许下届伦敦奥运会有些滑坡,但再下届奥运会上肯定能取得好成绩。

体坛:你以后的打算是?

金昶伯:我知道大家很关心我的去留问题,不过我现在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续约与否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是中心和我的双向选择。如果中心和我的思路一样,我会选择继续执教。现在韩国方面也请我回去,现在韩国的环境和我离开时完全不一样,坦白地说我也有些动心。但中国给了我很多,我的家也安在了中国,我还是舍不得这份9年的情谊。当然我不可能永远执教下去,肯定会有一天离开中国队,但我现在无法回答那会是什么时候。

体坛:这也是你为四川地震捐献10万元的原因吗?

金昶伯:当时我在德国带队参加比赛,很多人一开始没有想到会如此严重。但直觉告诉我,我应该做些事情。回国后马上叫领队通过体育总局为我捐十万,其实当时我也很小心。因为总局不光是我一个外籍教练,我得顾及其他教练员,所以希望做得隐蔽,不过后来从总局那边传出了风声。我是中国国家队的教练员,我觉得我有这份义务。以前韩国金融危机时,我把家里所有的金子,包括队员们给我做的纯金奖牌,还有孩子们的百岁金戒指,全部都捐给国家。后来很多人后悔,但我不后悔,因为那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