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立在奥林匹克花园最北端的曲棍球和射箭场,以其高大宏伟和造型别致的建筑造型,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神圣使命 创出精品工程 30年代初,一个叫刘长春的青年远渡重洋,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从那天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华夏大地上激荡。2001年申奥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2008奥运工程,中国建筑企业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承建奥运工程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使命。2005年12月28日,刚刚组建不到两个月的北京住总二公司,带着成功中标奥运工程的喜悦,在占地21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举行了隆重的“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和射箭场工程开工典礼”。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在鲜花、彩球的海洋里,在一声声轰鸣的礼炮中,住总集团张贵林董事长郑重向全市人民承诺:住总集团将全面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坚持“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功能”五统一原则,举集团之力,把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奥运比赛场馆奉献给全国人民。张贵林董事长的话掷地有声,激发起所有参战将士的昂扬斗志。 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和射箭场工程,占地21公顷,曲棍球场设主场和训练场两个赛场,6个看台,17000个座席;射箭场设排位赛、淘汰赛和决赛三个比赛场,5个看台,5000个座席;外加28栋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全部为钢结构。赛场内为人工草坪铺设,赛场外为10万平方米的场地铺装绿化和上万个停车泊位。作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曲棍球、射箭的比赛场馆,这里将产生男女曲棍球2枚金牌,男女射箭4枚金牌。 承建产生“奥运金牌”的场馆,对于干了一辈子工程的建筑工人来说,那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住二公司奥运项目部带着住总3万职工的重托奔赴奥运工地。这是以项目经理王兴光为首,平均年龄34岁,是一支年轻有为的优秀团队。他们在寒风凛冽的天气里搭建大临设施;连续两次搬迁现场“高压塔”。在边施工边进行钢结构招标过程中,遭遇“A类钢结构招标再次评审”的阵痛,漫长的等待后,又经历了“业主变更”、“换签合同”“图纸深化设计”。在重重阻力和矛盾的挤压下,奥运项目部一班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主动出击,在2006年的雨季到来之前,完成了曲棍球AB场6个看台、射箭场5个看台和28栋附属用房的基础挖槽、回填、拉梁垫层、钢结构埋件安装、以及近万方基础砼浇筑。在钢结构施工阶段,他们通过狠抓钢结构深化设计、驻厂监造、安装过程控制等重要环节,仅用100天完成了4600吨钢结构工程安装。两个场馆于2007年春节前顺利通过结构长城杯的验收。与此同时,奥运项目部深入贯彻“绿色奥运”的理念,在施工现场加大环保投入,购置洒水车、防尘网,对裸露土实现百分之百的覆盖,使21公顷的施工现场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各大报纸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奥运项目部坚持绿色施工的经验和做法;2007初,王兴光代表项目部在全市召开的安全质量总结大会上,以第七名的好成绩,捧回了“绿色施工优秀工地”的奖杯和证书。随着奥运工程的不断深入,奥运项目部这支铁军,在逐步化解矛盾,改进工作的同时,经受住了市建委、08办、朝阳区等上级主管部门一次又一次的拉网式大检查。2007年5月1日,从集团总公司张贵林董事长手中接过了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和“首都劳动奖状”。 加速施工,确保“好运北京”测试赛 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和射箭场,作为2007年第一批竣工,也是65个奥运场馆中第一个被正式启用的场馆,8月将迎来第一批参加测试的运动员。这就意味着曲棍球场和射箭场工程,工期后门关死,6月必须完工,7月必须完成设备调试和竣工验收。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完成9个看台28个附房和10万平方米的场地铺装绿化等1个多亿的施工产值,把被耽误的2/3的工作量夺回来,谈何容易。